(其实更像是一篇黑历史随笔)
我从小就是个兴趣广泛的人,直到现在也是。成也兴趣广泛,败也兴趣广泛。我可能物理不咋地,但却可能是学物理的人当中最会写诗的,会写诗的当中最会画画的,会画画的当中最会码点代码建建模的,会码代码的当中会编小曲子的,会编曲的当中会自己修手机的,会修手机的当中懂点历史知识的,懂点历史的当中会搭网站搭梯子的,会搭网站的当中会做菜的。
我初中时就很不务正业。我当时沉迷写小说、画二次元,还混迹网络世界,当游戏会长,做米吧红人。我当时的成绩如果持续下去,可能大学连个211都考不上。不过幸好我爸妈教子不严,觉得女儿能吃能睡能养活就行。我被凶得最难过的一次还是有一回有家亲戚到我家来,听说我天天写小说混社会不学习(正好当时我就在房里写小说),来到我房间语重心长地bb了半天。
我初中几乎被除了化学之外每门课的老师视若反面教材。也许是化学老师出场晚,不知道我的黑历史;也可能是化学课存在时间不长,试还没考几次,还没到我跌破老师眼镜的时候。
我是我初中物理老师的眼中钉。有一次,有两场间隔不到一个星期的物理考试,第一场我考了全班第一,第二场我考了全班快40名(班上50多人)。叫到我上去拿卷子的时候,佐哥绷着脸看着我说,“考试的时候魂飞了???”
我刚上高一的时候,那天还在军训期间,一个晚自习课间,我和后座的小伙伴一起偷偷在底下画画,这时一位后来和我同学了整整中学六年的朋友从我桌边走过,他看着我遮遮掩掩的画纸说,“你怎么又在画这个。你从初中画到高中。”
我忽然就画不下去了,就这么一瞬间我决定开始好好学习。我想我本来也不笨,我勤奋起来成绩如何还未可知呢。这个朋友初中的时候就是我们班上的学霸,光芒耀眼的,初中时坐过一段时间我的前桌,没想到从初中同学到高中,高一同学到重新分班后的高二高三,实在是有缘,可惜大学以后就渐渐没有联系了,高三的时候我一直因此想和他说声谢谢,可是不知怎么的也没有行动,成了某首歌里所唱的“……再见了xxxx的老同学,再见了没来得及说出的谢谢”了。整个高一一年我就以他为追赶的目标,一直到高一上学期期末考时我跟他并列班上第一,高一下期末考我比他高。
其实话说回来,所有的偶然当中也有必然。那一句话彻底点燃了我改邪归正的决心,然而在此之前我的生命其实早已为这个决心写好了铺垫。我上初三的时候,混了三年的米吧萧条、倒闭了。人走茶凉,曾经的网友们走的走散的散。一个曾和我相爱相杀,在我的豆蔻年华里留下过惊鸿一笔的知己朋友留下一段诀别文字,从此告别了我的世界。在此之前,另一位朋友说了一句让我一直记到现在的话:“qx(我当时的网名)只是个名号,把它拿掉以后,你是什么?”对呀,把qx拿掉以后,我是什么?曾以为叱咤风云,却不想江湖新陈代谢,所有的浮名都总有灰飞烟灭的一天。如今飞鸟各投林落了个白茫茫天地真干净,我又何枝可依?我此时已有退圈隐去之心。因此到我听那位朋友在那节晚自习课间说的那句话之前,我自己心里已经没有什么牵挂了,收心向学的路上已无阻碍,只欠一个决心。
我的少年时代有点多舛,也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。当然长远来看,我十分感谢自己多舛的命运,那是我独一无二的故事,我的精神财富。我高二的时候得了一场(神经)病:植物神经紊乱。我的周围神经感官失灵,经常有各种奇奇怪怪的感觉(蚁走感、冒泡感、针刺感、火烧感……),有时候走在路上会有世界不真实的感觉,中午正常去上学一两节课后上不下去了中途跑去医院。我的成绩下降了,生活和社交也受影响,一直到高三才逐渐缓过来。当然我高考又发挥失常没有达到三次模考时的正常水平,这是后话,
我高二高三在重点班,班上大佬很多,加上身体原因状态不佳,比较小透明。不管在哪门课上,都有比我优秀的人,我始终活在那些光环背后。其实我高一高二的时候最喜欢化学。我一度沉迷化学实验,买了很多瓶瓶罐罐、实验试剂在家里玩,我还一度喜欢养晶体,沉迷晶化吧(误)。什么法老之蛇啊,风暴瓶啊,硫酸铜玫瑰啊,啊啊啊啊烙印着我满满的中二回忆。我的化学和生物成绩最好,分别考过年级第一和第四,物理仍然坐过山车。我的文科也很好。我成绩最差的是数学。
世上常有这种怪事:陪你走到最后的不是那个岁月静好万般合适的人,而是那个你眼中钉肉中刺、大起大落却因此给你留下奇缘的家伙。也许心理学家说的某个什么效应很对:一个偶尔会犯出格错误的优秀人比一个十全十美的完人更受欢迎。我高二有一次物理没考及格,于是我妈就忧心忡忡地带着我找了小区里一个补习班,那个老师第一次试讲的时候在黑板上画个斜坡,问我一些滑块下滑的问题,我都是他一说完话直接报答案。后来他跟我说,他第一次见到我的时候被我惊到了,他本来从我妈那里得知的是“我是一个物理没考及格的学生”……
物理始终就不是我最好的学科(我最好的一次也仅年级40名),但不知是不是文学中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的原因,那个老师始终很看好我。我也挺喜欢这个老师的,后来有次回明珠小区想看他,没看到。他觉得我有物理天赋,虽然我的表现就像一个经常搞砸事的混小子,就像《秦时明月》里的荆天明一类“大家都呼他’巨子’,他却完全没有个巨子样”的家伙。当时那个补习班里的另一个物理老师更受家长欢迎,那个老师是题海战术型的,我这个老师讲东西随性,一道题如果好玩的话能讲很久,反而对我胃口。高三的时候我跟他说我打算填报物理专业,他很支持。
我以前是个还原论者,有着民科最爱的大一统理论情结。并且觉得物理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甚至社会科学的本质,学会了物理就像参破了世界最根本的规律。因此虽然我兴趣广泛什么都想研究,但是就想学物理。当然我现在已经脱离还原主义队伍,高举“more is different”大旗啦!(真香)
填志愿的时候我爸妈没别的限制,但是不能报化学。其实我对化学始终是当成一种兴趣,并不对它有什么前途上的打算,毕竟也许我喜欢的压根就不是化学,只是一些好玩有趣的化学实验而已。真正的那些有机合成、化学化工什么的,我没啥兴趣。生物我也很喜欢,但是我觉得传统的生物学方法浮于现象,缺少基本原理,也缺少定量。因此我虽然想研究生物领域,但并不想学生物。我另一个有兴趣的方向是AI,不过计算机方面我觉得自学就可以,当专业太枯燥了。我的原则是不学工科,但我爸妈觉得工科好啊工科棒,工科就业香饽饽。于是我6个第一志愿填了物理,后面象征性地填了CS/EE和一些工科。
结果我tm高考崩溃,录取到了第六专业……
……
当然,我一点也不后悔。我是个比较随波逐流的人(《方的随波逐流》(误)),美其名曰“东山高卧时起来,欲济苍生未应晚”,其实就是大部分时候随波逐流,兴致来了就冲一冲浪。一场阴差阳错让我多认识了好多人呐,嘿嘿。如果我大一就被山大物理系录取,我现在身边大部分好朋友都要错过了。而且学点CS/EE也挺好的,属于现代人基础生活技能。
其实我现在依然活在别人的光环之后。只是江湖本来不就如此吗?天下第一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,何必执执念念,反易走火入魔。不过我方向相对小众,为主流大佬所不齿。人生的事业道路总是越走岔路越多,越走越窄的,我爱走我的独木桥,独木桥边有野花呀。
其实我是越长大思想越平民化了,我以前是有点清高的。我其实也喜欢动手,但以前不齿工科因为觉得工科只是干干技术活;我也喜欢政治,但以前绝不从政因为看不起政客肮脏;我也还算喜欢EE/CS,但以前觉得现代社会学计算机和几百年前学种田有什么区别?项羽少时不练刀不学剑,指着兵书说,“我要学万人敌”。我昔时想学物理,可能也有内味儿。只是后来真正入了坑之后,物理又重新塑造了我。塑造了我看待世界的眼光,塑造了我思考问题的方式,塑造了我生活中“处处留心皆学问”,塑造了我愈加清淡无为道法自然的心态。山大中心校区总体氛围还是有点浮躁,不知道去了地广人稀的美帝进修会不会好一些。经济独立了,兴许也能活得更潇洒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