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一个系统、完备、零门槛、永久免费的科普平台

2021年6月28日,我和好朋友冰煜在聊天中产生了一个脑洞:

记得很多年前在互联网上看到过一句话:“互联网时代让获取知识变得像拧开水龙头取水那样简单。”

然而,时至今日,在互联网上获取知识却出现了以下这些问题:

  1. 信息过多且良莠不齐。优秀的知识内容被浩如烟海的快餐信息埋没。就像拧开水龙头,水质不干净,人为过滤(检索、甄别、筛选信息)太麻烦了。
  2. 知识内容碎片,不系统。优质的信息广泛且分散地分布在各个平台中,缺乏一个系统、完备的优质知识集合和可以帮助读者构建mind-map的知识树。
  3. 出现了一些知识付费产品;相应地,免费的知识内容简单、只有不到入门级的含金量,且常常需要博人眼球以吸引流量。
  4. 很多知识内容仍然无法深入群众、在不妥协质量的基础上做到用户下沉。科普事业任重道远。

于是我就想做一个系统、完备,且零门槛、深入群众(为群众所喜闻乐见)、永久向所有人免费的科普。

梦想很大。我挺菜的。豪言壮语脱口而出后,我却很长时间在这个项目上踌躇不前。一方面,在我和冰冰最初的交流中,我在一番探讨后感到这个“真正深入群众的科普事业”其实和International的实现是同质的,是无法在当下的资本结构中生存、但是可以也将会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存在的项目。而在当今,在时代和社会的夹缝中,要向流量和资本运转的规律妥协,这个项目的完美版本就做不了。

这个想法初诞生后,我又和两个朋友详细讨论过。一个是雀雀,一个是我的一位发小。他们都建议我先不要好高骛远,先定个可行的小目标做点什么。

很长一段时间内,我能想到的“脚踏实地着手做起来”的方案都同妥协相关:向流量妥协,向“广大群众的喜好”妥协。我觉得要掌握群众基础,就得牺牲一点知识的深度、文章和视频的字数和时长。譬如在b站,就只能开个号做做短视频,针对一些好玩的日常问题,做一些甚至把数学公式都砍掉了的科普。

未明子的视频给了我新的启发。

绝对的硬核知识,绝对的科班水准而非入门挠痒痒级别,动搁几十分钟个把小时的长篇大论的视频。形同网课一样不修边幅的板书+摄像头模式。大量大量的、吨吨吨成系统成批输出、生怕你吃不饱的内容。完全免费。就这!居然收获了很广泛的观众基础和很多粉丝。

看到这,我对“不妥协”这个选项又重燃信心了。

群众喜欢的真的只是简单、庸俗、不需要内容深度的快餐短视频吗?这可能看上去符合现实,但不对。只是流量喜欢它们。过去没有这些短视频,取而代之的是几小时起步的电影、戏剧、长视频,群众照样喜闻乐见;过去没有抖音、快手,但有贴吧、论坛和天桥下摆着摊卖的地摊文学,群众照样喜欢。这说明群众的喜好是可塑的。换用资本主义的叙事言之,市场是可以被创造的。所以短视频、快餐传媒能掌握大量群众,并非由于某种天然的群众属性(反而它们会这样说来合理化自己),而很大程度上只是,他们能在当下市场中赢得竞争,如此而已。

我也想像未宝那样做科普:

只是输出干货。只要质量好、干货多、讲得精彩,就会有人喜欢。而讲得生动、精彩是本事,是好事情,是纯粹的良性竞争。


6月28日头脑风暴之后我和冰煜又分别做了大纲,也贴在这里:

方馆(小水站)的站主。可能是一只猫,也可能是一只鸽子。也可能是一只会用膜法变成鸽子的猫。不过谁知道它是一只会梦见自己变成了鸽子的猫,还是一只会梦见自己变成了猫的鸽子呢?
Posts created 62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Related Posts

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. Press ESC to cancel.

Back To Top